互联网蛋糕市场的上一次融资大事件,要追溯到2018年。那一年,起步于深圳的幸福西饼宣布完成4亿元B轮融资,打破当时国内烘焙业最大单笔融资纪录。此后,互联网蛋糕市场相对沉寂,鲜有品牌和融资消息传出。业内看到较多的,是香送面包、贝思客受困于资金链断裂而死,就连幸福西饼也被加盟商爆料原料问题和吸粉“陷阱”。
与传统互联网蛋糕品牌不同,依靠“熊猫人”送蛋糕上门及表演服务,熊猫不走快速扩张进入全国25座城市,获得3轮融资,并明确提出上市目标。
食品行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蛋糕品牌间的产品区隔不明显,传统互联网蛋糕品牌仅凭“线上下单、线下配送”已很难打动并留住顾客。熊猫不走主要是“卖服务”,突破了原有行业竞争模式,但长期能否成功还要看其能否保持服务质量,以及新市场区域的竞争对手情况。
“熊猫人”表演带动快速扩张
创办熊猫不走之前,杨振华的叮当便利已开出700多家门店。每到节假日及员工生日,他都会买蛋糕庆祝,传统配送的“冰冷”让他看到生日蛋糕配送服务的市场空白。
另一方面,烘焙行业成长速度可观。据欧睿国际统计,2018年我国烘焙业以326.35亿美元的规模位居全球第二,仅次于美国,烘焙食品零售额2013年-2019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1.2%。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显示,90后的餐饮消费中,蛋糕甜品店订单占比达25%,呈现出一定的餐饮西化趋势。
快消品网了解到熊猫不走蛋糕2018年初在广东惠州成立。除线上下单、线下配送外,身穿熊猫服的配送人员免费送货上门并提供跳舞、拉小提琴、生日策划等服务,成为熊猫不走与传统互联网蛋糕品牌的最大区隔,由此快速扩张。官网显示,熊猫不走用4个月做到惠州市场品类前三,3个月做到广东佛山市场前三,1个月到广东番禺前五。2018年11月,熊猫不走获得头头是道数千万元Pre-A轮融资;2020年3月,获IDG数千万元A轮融资;2021年9月,完成1亿元B轮融资,由XVC独家投资,用于人才招聘、开拓市场及升级系统等。
10月22日,创始人杨振华向新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,目前熊猫不走已进驻25座城市,有2000多万用户,50%的消费场景有小朋友参与,家庭消费订单占据多半,单月营收在“大几千万”,且能实现盈利。
获客突破原有竞争模式
在投资人李阳的记忆里,互联网蛋糕品牌在10年前就已出现,并随着2015年前后的O2O创业潮兴起。2016年资本寒冬到来,互联网蛋糕品牌在短暂“辉煌”后进入瓶颈期,只有幸福西饼在2018年拿到大笔投资。
“O2O蛋糕模式的最大问题是缺少线下门店的自然流量,必须靠营销投入来做复购和口碑。一开始投钱就能来客户,觉得这个事情很简单,产品品质却不够强,复购上不去,做几年钱烧光后就死了。”李阳说,受制于配送成本、获客成本等因素,传统互联网蛋糕品牌做到两三个亿规模后难再有所增长,而烧钱项目如今很难获得资本青睐,这也是近几年传统互联网蛋糕较为沉寂的主要原因。
万擎咨询CEO、电子商务观察者鲁振旺告知,目前互联网品牌获得一个新客的成本大致在百元以上。杨振华则向新京报记者透露,熊猫不走的单笔获客成本约在12元-20元,蛋糕配送成本每个20多元。之所以能降低获客成本,在于熊猫不走在配送末端的服务创新能够产生情绪价值,让客户自发进行二次传播,“如果单靠砸广告或门店装修获取有限客户,长期来看,成本结构就不成立。”“有些数据很好看,但实际质量不高,一旦停止烧钱,客户就没了”。
除盈利能力外,复购率是被看重的另一指标。2022年,熊猫不走计划以华东市场为主,将业务扩展到四五十个城市,“有了复购,扩张才是有质量的。”据介绍,熊猫不走每到一个新市场都要自建工厂、冷链、分仓、地推和生产团队,且坚持直营。
鲁振旺认为,从竞争角度看,蛋糕品牌间的产品区隔并不明显,没有技术门槛。随着外卖平台兴起,线下烘焙品牌也在线上化,传统互联网蛋糕品牌仅凭“线上下单、线下配送”已很难打动并留住顾客。熊猫不走在于获客、服务突破了原有行业竞争模式。
关键词:
“,熊猫不走,”,再获,融资,卖服务,能否,长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