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厅为什么要收茶位费?
餐企为什么要收茶位费?记者采访了多位餐饮人,大家提到了以下两个原因:
1. 茶市营收保底
“做茶市旺丁不旺财,开茶楼并不如想象中的赚钱。”一位经营茶楼的餐饮老板表示。
广式茶楼的经营成本相对较高,一来对原材料、厨师、楼面服务等要求更高;二来动辄数百款原材料、几十款美食出品,也增加了品控难度,要保证产品的品质,茶楼就要付出更多管理成本。
“很多茶楼看着人头涌动,非常热闹,但其实,店内的客人主要是消费低、耗时高的中老年群体,门店的营业额和翻台率都不会太理想。”
据广府文化研究基地调查,虽然中老年客群只占整个消费年龄段的11.6%,但消费频次远远高于80后、90后。在工作日,传统茶楼中的中老年人占比高达60%。
“一盅两件”坐一上午,茶楼收取茶位费成为无奈之举。
为了鼓励点单,一些茶楼还利用茶位费玩出了各种新花样:比如稻香海鲜点心酒家,如果顾客有其他菜品消费,不点茶水也可以不付茶位费。而喜粤楼对于点茶水的顾客会给予部分点心消费折扣。还有的茶楼将经营分成不同时段,如果一个时段结束还想“直落”,要再付一次茶位费。
“茶位费,茶位费,卖的是茶、占的是位。”就这样,茶位费成为了茶楼避免“赔本赚吆喝”的一种手段。
2. 分项收费、均摊成本
那么,一些不是茶楼的餐厅为什么要收“茶位费”呢?
在收取茶位费这件事上,非茶楼性质的餐厅对"茶位费"的定义五花八门。有些餐厅的茶位费包含自助茶水、餐前小吃、纸巾;有些餐厅的茶位费则包含了茶水、调味料等。
在这些餐厅中,茶位费大都是分项收费、均摊成本的一种方式。
“对很多餐厅而言,茶位费也是一种创收的手段。”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人士表示。
对此,新京报也曾做过这样一个假设:
如果一家全国连锁的餐饮品牌每家店每天接待500人,每人收取5元的茶位费,每天的茶位费收入有2500元,每个月就有7.5万元,每年就有90万元。如果该品牌在全国有300家门店,一年光茶位费的收入就可达2.7亿元。
茶位费到底该不该收?
近年来,茶位费引发了不少争议。到底该不该收?能不能收?
红餐网记者站在消费者、餐企和法律的不同立场上,收集了一些不同的观点。
1. 消费者:支持反对众说纷纭
据了解,即便是在早茶文化深入人心的广东地区,一些年轻消费者也开始对茶位费有了异议。
“并非每个人都是在茶楼慢悠悠“叹茶”,只是想吃点心的人对茶位费真的觉得很无奈。”
不少消费者还表示,很多餐厅的茶位费收费太高了。从一两块的茶位费到普遍的5元一位,有的餐厅甚至收20元一位,比一道菜还要贵。
而对部分人来说,开口退款茶位费在“面子”上很难过得去。商家要是解释了还去较真,更容易败坏自己的用餐体验。
另一方面,也有支持者认为,没必要对茶位费上纲上线。
“毕竟餐厅也提供了茶叶、容器和水以及相应服务。如果取消茶位费,餐厅把成本分摊到每一道菜里,那购买菜式越多的人,付出的分摊就越高,但是他与消费菜式种类少的人所享有的服务和用餐空间是一样的。”
2. 餐饮行业:收茶位费各有利弊
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,茶位费的设置完全是处于经营成本考量,餐厅通常以人头数计量茶叶用量,并将场地桌位占用、净化水、加热能耗、茶具清洁消毒与茶道服务等多种经营成本综合核算。
“餐饮作为典型的社会服务业,其本质就是给消费者提供‘餐+饮’的消费场景、菜品饮品和贴心服务。”
业内人士认为:“餐厅也要盈利才能持续开下去,食客愿意为了优质的菜肴和服务付费,广义上是一种良性循环。”
但事实上,不合理收取茶位费也会影响餐饮品牌的形象。以西贝莜面村为例,西北菜与喝茶本身并不相符,被消费者投诉后,还一度冲上热搜。才刚度过涨价风波的西贝又被消费者记上了一笔。
3. 法律:暂无具体规定
食品行业网了解到,虽然部分省份就餐位费、餐具费、开瓶费的收取制定了相关规定,但目前针对茶位费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。
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曾表示,茶位费不属于政府定价、政府指导价,而是属于市场调节价,可以由餐饮业经营者根据市场情况自行确定。
即便如此,有律师表示,收取茶位费并不是无条件的,餐企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:
其一,提供相应服务。茶位费不应该是入门费。无论是茶水还是调料,收取茶位费都需要落实提供到相应服务。
如果餐企不提供服务就收取茶位费,或是在顾客不喝茶的情况下也收取茶位费,就违背了民法中的公平原则。根据《合同法》规定:“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、加重对方责任、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,该条款无效。”
其二,明码标价、提前告知。要收取茶位费,餐饮经营者不仅应在菜单上明确茶位费价格,也应在点茶、点菜过程中由服务员对款项收取进行说明。
2018年8月9日,广州发改委针对茶位费提出了“明码标价”的规定。《广州发改委关于印发广州市餐饮业价格行为规则的通知》明确指出,餐饮业经营者对餐前小食、纸巾、米饭、茶水等商品单独计费,应当按照商品名称、服务内容、计价单位和价格进行明码标价,并于消费前主动告知消费者。
当然,明码标价并不代表可以强制收取。在餐企对茶位费进行说明后,消费者也有权拒绝。
广东众诚律师事务所律师黄俊涛表示,目前尚未有明令禁止收取茶位费,这是商业的自主行为,餐饮门店可有这项服务。但是,餐厅茶位费的价格是否合理、该项消费是否为必须选项、是否告知消费者该项消费项目,三方面问题值得探讨。
“如果餐厅将茶位费列为必需的消费选项,就涉及强制消费与捆绑消费问题;如果未告知消费者该项消费,则涉及消费者知情权问题。”
结 语
比起茶位费,或许“强制收取”才是“病因”。红餐网认为,对待有着文化渊源的茶位费,或许不该一刀切地讨论是否要取消,而是应让其变成可选项。
归根结底,餐企经营就要服务顾客。让茶位费回归服务本质,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,也许争议自然就停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