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快速消费品网讯疫情加快了白酒产业集中发展的趋势,这对于本就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区域中小酒企而言,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6月14日,“杜甫酒业”国家级白酒专家鉴评会在成都举行。食品行业专家发现三年来的发展和蜕变,令杜甫酒业从品质、产品到市场实现全面重构升级。此次鉴评会上,与会专家对企业经营及产品品质的高度认可,正是杜甫酒业成功突围的例证。这份中小酒企突围的样本背后,又有着怎样的逻辑?
文化酒的核心内涵,不止于文化
在此次鉴评会上,著名白酒专家曾祖训、中国酿酒大师徐占成、中国著名白酒专家赖登燡、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徐姿静、四川省酿酒研究所副所长杨官荣、中国著名酒类收藏鉴定专家焦健、国家级白酒评委黄志瑜等7位专家到场进行鉴评。
包括52度杜甫酒(典藏)、52度杜甫酒(大唐盛世)、52度百年杜甫酒及50度李白井酒(小曲清香)在内的四款产品,接受了来自权威专家的专业鉴评与指导。专家组一致认为:
杜甫酒业浓香型白酒具备无色透明,窖香、粮香馥郁舒适,陈香优雅,入口甘美,醇和圆润,香味协调,余味爽净,多粮浓香型白酒风格典型的特点;
杜甫酒业小曲清香型白酒无色透明,清香纯正,粮香舒适,自然协调,醇和甘润,尾净回甜,具备小曲清香型白酒典型风格。
会上,曾祖训等7位专家还分别就酒体、包装以及发展定位等方面对杜甫酒业提出建议。杜甫酒业相关人员也表示,未来将向高品质白酒不断迈进。
对于杜甫酒业而言,向文化酒定位转型、打造杜甫品牌只是第一步,品质才是维持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核心。食品行业专业人士分析称此次杜甫酒业邀请7位行业专家前来鉴评指导,便是要夯实品质基础,形成高品质文化白酒的发展脉络。
传统思维做白酒成中小酒企“噩梦”?
半年前,杜甫酒业集团董事长兼ceo彭作权曾向云酒头条(微信号:云酒头条)坦言,“我从来不敢想象,用传统思维做酒的中小酒企要怎么存活下去,卖酒的思路、渠道都是一样的,我们完全没有能力和名酒抗衡,看到超市里的白酒,晚上回去都会做噩梦。”
彭作权所说的“噩梦”,实则是当前传统中小酒企所共同面对的挑战。
中国快消品网调查发现至2019年12月份,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为1176家,较2017年减少417家,减少比例接近1/3,其中还包括亏损企业131家。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宋书玉表示,到今年年末,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很可能缩减至1000家以内。
此外,2019年,中国白酒行业总利润高达1404.09亿元,但行业利润基本集中在前4%的企业中,呈高度集中化趋势。因此,中小酒企如果不及早创变突围、另辟蹊径,将难以紧跟行业发展步伐。正如宋书玉所言,中小酒企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和经营模式,摆脱模仿名酒、跟风名酒的做法。
2017年,杜甫酒业完成重组,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。“并购一个企业很简单,但是让企业复活很难,所以改造不是输血的问题,而是需要综合性的改造。”彭作权将其比喻为“就像是医生看病,需要对症下药”。
于是,在彭作权主持下,杜甫文化酒庄开建、引入战略投资人、完善公司内部架构、调整公司规章制度、重新梳理公司主营业务……如今,杜甫酒业已拥有两大基地,具备年产1万吨原酒、2万吨商品酒生产能力,同时还拥有下属11家控股和参股企业,并于2018年在天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。
中小酒企突围,杜甫酒业闯出“样本”?
食品行业专业人士分析称通过在文化与品质两方面共同发力,杜甫酒业逐步摆脱了上述中小酒企的“噩梦”。事实上,如果将杜甫酒业作为研究案例,那么其企业经营理念中最关键的,便在于“变”。
杜甫酒业的第一个“变”,是从传统酒企转变为文化酒庄。
从近几年的白酒行业来看,几大突围的案例都能落脚到“差异化”上。江小白打破传统,大打感情牌培育年轻消费群体,在小酒红海中异军突起;李渡通过沉浸式体验,激活用户关系链,挖掘了行业的深度。
而作为白酒行业中鲜有的拥有中国文化标识的酒企,“杜甫”二字就是差异化的根源。因此,打造以杜甫文化为载体的酒庄,便是杜甫酒业转变的第一个落脚点。
第二个“变”,是从单一的文化酒庄,变成一体两翼式发展的酒文化企业。数据显示,2018年故宫文创产品收入达15亿元,超过了1500家上市公司单家在2018年的营收水平。
可见,文化与实体的结合,将会引发巨大的经济效益。杜甫酒业以酒业为主题,以文旅和文创为两翼,实现两条线路并行的发展模式。
第三个“变”,是从文化酒企,变为文化酒的产业平台。据悉,杜甫酒业正在陆续收购酒厂,以杜甫为核心,打造包括李白、苏东坡、陆游、欧阳修等文化名人酒庄,由此形成文化酒产业平台。
第四个“变”,则是从创新变回酒的本质,追寻高品质发展。上文提及,召开专家鉴评会,实际上是杜甫酒业对自身品质的严苛要求。
对于杜甫酒业而言,“文化牌”不仅成为其当年扭转经营困境的关键要素,也是如今企业再上新台阶的有力抓手。未来,杜甫酒业还将如何利用文化,创新区域品牌的成长和突围路径,值得关注。(文 | 云酒团队)